返回

大明孝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 良医明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那女孩咯咯地笑道:“没瞧出来,你还懂药材,我只知道白芷、白苏是药才,可用于通筋活络,至于这般寓意我就不知道了。”

“你父亲能给你起这个名字,说明也是读书之人。人都说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令尊医术高超,又心怀百姓,为何偏偏不肯为官呢?”

那女孩笑了笑,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父亲嫉恶如仇,又不善权变,良相无望,做个良医岂不正合适?”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朱佑樘沉吟道。

听到这句话,钩起了朱佑樘别样的心思。

这八个字源自宋代名臣范仲淹。庆历四年,范仲淹向宋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以整顿吏治为核心,提出要限制冗官、改革科举、减轻徭役、整治武备、厉行法制。史称“庆历新政”。

让朱祐樘触怀的是,庆历新政只是一次小小的改革,反对之声依然巨大,仁宗算是明君,但最终也无奈废除了新政。可见改革之艰辛了。

朱祐樘倒是觉得改革这件事,既像治病一样,有时需沉疴用猛药,有时则应温药治顽疾,又像打仗要因势而行,见机而发。

其中的奥义玄妙,比治病用兵之道还要深刻。所以自古以来,名医名将无数,而真正能改革成功的却没有几个。

但他依旧笑呵呵的对李芷苏说:“我懂你父亲的心思,但我依然觉得,这可惜了你父亲的本领了。”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李芷苏不卑不亢,说话时候的总是笑嘻嘻的。

朱佑樘隐隐觉得她果然人如其名,人长得淡雅恬静,但心中却藏着一股坚韧执着的尽头。

这时,商辂从院内走了出来。

李芷苏见他年老,连忙过来扶它。

商辂拉着李芷苏仔细打量了一会儿,道:“你是个好孩子,和你父亲长得也像。”

在回保定城的路上,朱佑樘问起她太师父是谁,商辂回答:“那不是她太师父,而是她祖父。就是景泰朝内阁大臣,吏部尚书王文。”

喜欢大明孝宗请大家收藏:(m.shaoniansw8.com)大明孝宗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