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父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探花郎?他当的起?”

“这有什么当的起当不起的, 早先便说了,这十个考生实力相当,为何他人当的起,他便当不起?”

对于秦贺州的质疑宋知章根本不在意,到了他这个地位,根本不用把秦贺州放在眼里,不过是随便反驳了秦贺州一句, 他便转头对其他几位老臣道:“当年林家一门双探花可谓是士林佳话,如今再添一个,岂不更是喜上添喜?”

果不其然,他这话一出其他人的反应都十分热烈, 这些老臣最爱凑个热闹,听说有这样的事他们十分高兴, 兴致勃勃的讨论了起来。

他们的这个反应叫秦贺州心中暗恨, 原先他说话时这些老不死的只当作没听见,现在宋知章一开口他们便凑了过来, 果真是捧高踩低!哼!

这一次原本是秦贺州第一次参与这么高层次的会议, 他才被提拔为人事部侍郎不久,他原还想着要趁此机会好好的表现一番,在这些老前辈跟前露露脸, 毕竟这些老家伙年纪太大, 也撑不了多久了, 迟早要退位让贤, 假如能借此机会表现一下自己, 显出他来,待这些霸着位置不走的老家伙退了下来,可不就轮到他了吗!

更何况他也收了那位爷的好处,拿钱自然是要办事的。

再者说他自己也看王玥不顺眼,之所以不喜王玥,大约是因为嫉妒吧,别看秦贺州已经算是爬上了高位,但是出身寒门的他在官途上可谓是饱受挫折,若非他为人圆滑,善于交际应酬,又好运气的抱了个粗大腿,这才走到今天这一步,否则他便跟其他的与他一般没靠山的小官儿一样,现在还在为一个小小的县令之位挣扎。

他为了今天的地位付出了这么多,可王玥是凭什么就有这么好的运气呢,偏偏太子殿下到国子监读书,就与他是同窗兼同室好友,林清收徒弟偏偏就看上他了,一下子就有了别人惹不起的靠山。

以他所见,这王玥的文章也就只合一般,能被这么多人交口称赞也不过是因为他的背景而已。

他为难王玥不过是想要给其他学子一个公平罢了,陛下爱屋及乌,对王玥颇有好感,觉得他十分出色,按理说身为臣子就该直言劝谏陛下,不要以一己之喜好来决定国家大事。

陛下一时被小人迷惑了,臣子便该让陛下清醒才是,可是看看他们一个个的,只管迎合陛下,全将圣人的教诲都忘在脑后了,这样怎堪为国之栋梁!

想到这里,秦贺州重新变得理直气壮起来,他挺挺胸膛,正要开口劝谏,好惊醒误入迷途的陛下,他都已经想好了陛下被自己的一身正气影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坦然认错的场景,想来以陛下之圣明,认清自己的错误以后必然会斥责其他人流于媚俗,这般才能显出自己的不同来!

只是不等他开口展露自己的高尚品德,却被一个人打断了话:“果然是喜上添喜,怪不得宋大人能得陛下如此信重,臣看这个提议就很好,难得今年如此热闹,臣等就蹭个喜气,说不得待到他年,我家也能出个一门双进士呢!”

他这话引得众人纷纷笑了起来,其他老臣都开口附和,不过心里却被这话引出一股期望来,就好像真的能从这件事沾得喜气,让自己的子孙也能够如他们期望的那般如此出众了。

开口说这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人事部的尚书,秦贺州的顶头上司,换成别人,秦贺州或者还能够乘着新来的锐气顶顶嘴,反驳一二,但自家的顶头上司,他却是万万不敢有所异议的。

先不说,万一得罪了顶头上司,他以后给自己穿小鞋怎么办,再者说,一个跟自己顶头上司作对的人,也必然不会为朝臣们所喜,虽说他不在乎这个,但若真是得罪了众位大臣,想必皇上再对他怎么欣赏,也难以冒着所有朝臣的反对提拔他。

秦贺州悻悻的闭嘴了,也不再去想自己的豪言壮志,只能默默在心中安慰自己,敌人太过狡猾,他只能先行蛰伏,日后再慢慢来。

宋知章既然开了这个口,其他人便也纷纷出言献计,有跟夏成的父亲关系好的朝臣便说雏凤清于老凤声,夏侍郎当年做的是传胪,儿子眼看着比老子当年表现得更好,名次自然应该更加靠前才是,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

也有说西北这几届科举表现得实在不算得上好,这一届正好有个西北的学子,表现出色,倒不如将他提拔起来,也好安抚西北的民心才是。

总之,各有各的提议,有的说的无理,有的自然是考虑妥当的,永宁帝一一听取他们的建议,很快便有了自己的决断。

相比起朝臣们有自己的小心思,皇帝自然也有自己的打算,同时他要考虑的更加周全,所以最后出来的结果虽然不那么让每个人都十分满意,却也算是顾及到所有人的考虑,因此大家都十分愿意。

而原本趁这个机会,想表现一下自己,彰显自己的能力的秦贺州最后却慢慢淹没在众人的讨论之中,一点也没有出色的表现了。

不过也无人在乎他,只有他自己心中十分难堪,总觉得所有人都在嘲笑自己,虽然尽力掩饰,但心中却对给他难堪的宋知章还有造成这一结果根源所在的王玥恨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请大家收藏:(m.shaoniansw8.com)[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 1/2 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