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首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7章 三百八十四章 广运潭盛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镜子送到摆好后杂役们退去,杜鹃往里屋看了看,见没惊动仍在沉睡的娘子后松了口气,悄步上前将榻边散落的纸张收拾好后退了出来。

杜鹃根本不用看也知道手中这些纸上所记尽是前状元郎,如今的硖石县令柳轻侯的诗。

“这哪是什么诗,分明是勾心夺魂的鬼!”杜鹃将诗放到一边后边擦拭铜镜边顾自想着心事。

娘子这两年名声益发的大了,声名远超长安遍及天下不说,也使平康坊每年一次的花魁大赛黯然失色,如今花魁大赛上的第一顶破天也只能称一声“小花魁”,根本就不敢与娘子争锋斗艳,争了也没人认,徒取其辱罢了。

这么多年以来站在平康坊顶端的总是三五人并列,何曾出现过似自家娘子这般力压众芳,傲视群伦的境况?谁不说自有平康坊以来花娘子可谓空前绝后,是个活生生的传奇。

这是娘子梦寐以求的目标啊,曾经看着多么遥不可及,就像那些书生们想考状元一样,终于金榜题名时不是该高兴的疯了一样嘛,但她却看不出娘子有什么高兴,人倒是愈发的疏懒了,曾经勃勃向上的那股精气神也越来越淡了,失眠越来越多,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杜鹃擦着擦着咬起了嘴唇,这一切的一切都怪柳轻侯那个偷心贼,只愿他永远待在硖石,永远不要回京才好。

镜子擦到一半,楼中红阿姑绿柳身边的丫头黄莺走了进来。这是上午,阿姑们大多还在睡觉,也是丫头们难得能串串门子的时间。

黄莺与杜鹃非常交好,这趟跑过来是为借她那件翠罗裙的,杜鹃被她缠的不行,“借借借,你既张了口,我要是不借还不定被你编排成什么样子。不过这不年不节的你又要到哪儿浪去?”

“去广运潭看献宝盛会啊”黄莺眼睛睁的大大的,声音也在不知觉间拔高了不少,“听说这次的热闹可大,就连天子都要亲登望春楼上观看的,楼中姐妹们早约好了明天一起去趁热闹好生发散发散”

杜鹃闻言才想起来这还真是个大热闹,从那广运潭开始蓄水时长安市井间就在传这事儿,听说是为了庆贺漕运变革成功摆出的大阵仗。

漕运改革变革什么的她并不清楚,也不关心,只是知道这些日子里挑担货郎还有那些个针线脂粉婆子一个个你来我往串的份外起劲,不仅送来的货多样子多,价钱也比以前松动的多,瞅着急不可耐似的。

前两日随娘子见客的时候听那客人说了才知道,原来是朝廷的漕运改革已经完成,南北船运往来比以前便利的多也安全的多了,如今京中凡是专营南货生意的无论是铜镜、漆器还是这些针线脂粉都在纷纷出清存货,以免被更新鲜也更便宜的新南货给捂死在手里。

由此再想到适才招呼那几个杂役时他们聚在一起的闲话,说的似乎也是因漕运变革完成,长安一直居高不下的粮价这些日子也下降的厉害,各家粮栈都急着出货,毕竟若是江南来的那些士子们没说假话的话,长安乃至关中的粮价与他们那边差的也太多了。

脑子里胡乱想着这些,杜鹃蓦然心头一动的是趁着这个机会倒可以鼓噪着娘子也出门转转,毕竟今年一次都没踏过青,天天窝着不出去再好的人也是没精神。

里间娘子醒时,黄莺抱着翠色裙子走了,杜鹃边服侍娘子起身边就说起了广运潭的热闹,一日里聒噪了三四回终于说动了花娘子,答应明天一起去趁热闹。

第二天杜鹃早早起身,往外一看正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叫起、早餐、梳妆过后趁着主仆两人乘着葱油车出了门。

越往长安西门人就越多,且人群中扶老携幼多是举家出行,一看就知道都是往广运潭趁热闹的。终于到达广运潭时但见潭边已是人山人海,热闹的不堪。

好在因今天楼中要来趁热闹的人多,寻芳阁东主赵无极早派人守着占了位置,杜鹃才能随着花寻芳到得潭边,位置固然狭小,坐具什么的也简陋,但胜在视野开阔,能将一片水面看的清清楚楚。

落座之后,眼看着前方广运潭与望春楼的美景,耳边听着你一句我一句的议论时间过的也快。不知不觉间,杜鹃正与黄莺闲话时蓦然听到远处传来一片欢呼声,抬头就见到一水之隔的望春楼头出现了天子仪仗,当一身明黄龙袍的圣天子出现时,虽然这边根本看不清圣颜,山崩海啸的欢呼声却几乎震耳欲聋。

就在天子驾临引发的轰动喧嚣中有漕船由浐水浩浩荡荡开入广运潭,驾船人都是头戴大竹笠,身穿广袖衫,脚踏草鞋,典型的江南船工打扮顿时引得满场彩声。

这些船看着吃水都不浅,每艘船的桅杆上都高高挑着一面大旗,写着不同州郡的名称,甲板上则堆着各样不一的各色货物。杜鹃与花寻芳听旁边人议论才知船中装的皆是来自江南的稻米,甲板上陈列的则是不同州郡的珍货特产。

这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前两艘,第二艘船上官衣煌煌明显是有重臣坐镇,第一艘则是花俏异常。

船队进入潭中后便开始压着潭边前行,恰如凯旋班师的大军夸耀军威。这一压边顿时又引发阵阵欢呼,欢呼声夹杂着歌声一浪接一浪的翻炒着潭中气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首座请大家收藏:(m.shaoniansw8.com)大唐首座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 2/3 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