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阙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8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何况,她还有更好的时机,将这锦盒呈现到谢珩跟前,没必要此时令谢珩扫兴。

*

比起鸿胪客馆的春光融融,徐府之中,气氛就沉闷了许多。

他起初听到端拱帝要遣使前往西胡时,因不知道谢珩的预先埋伏,并未太过警惕——且不说西胡未必愿意缔盟,即便愿意商谈此事,他也在端拱帝遣出的使团中安插了人手,可寻机做些手脚,咬紧几样过分的要求不松口,惹得西胡王不悦,此事自然难成。

届时消息传出,哪怕鹰佐如今难以出征,有自保之意,北凉王也不会坐视不理。一旦北凉有意,虎阳关外再起变数,他借机迎回太上皇,哪怕损几座城池,几库资财,无非是让朝廷艰难两年,待他东山再起重掌朝政,也是合算的。

谁知道,西胡国相戎楼竟会痛快答应?

徐公望收到那位眼线递回的消息时,北凉使团早已启程来京城,待他飞鸽传信过去,使团早已进了边关,由黄彦博亲自率军护送,谢珩又安排人手护持,铜墙铁壁般,不给他任何可趁之机。而自洛州宋敬玄被除,里面埋伏的人手几乎损了大半,徐公望即便想生事,也是有心无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西胡使团抵京,顺利进了宣政殿。

而后,他见到了跟在队伍最末的傅伽罗。

——傅玄的孙女,谢珩的意中人。

据他后来探到的消息,傅伽罗竟是戎楼的外孙女。

徐公望闹不清其中原委,却也直觉情势已十分不妙。

谢珩父子与西胡结盟的事几乎成了定局,恐怕有旁的牵扯也说不准。事情既成定局,有了西胡的牵制,北凉的威胁自然消减几分。而洛州宋敬玄伏罪,兵权被谢珩有惊无险的收回后,那些本就心存摇摆的率军之将更是有意投向新帝,他手中最稳的力量,也只有锦州的数万人马。

这般情势,于他而言,岌岌可危。

倘若仍不能迎回太上皇,照此情形下去,拖到今年秋冬时,他手里的力量必会被谢珩父子逐步盘剥殆尽,剩下残破危悬的空壳,随时可能倾塌。

徐公望将自己关在书房中,坐了整个后晌。

傍晚时,将傅姮夫妇召到了跟前。

傅姮初嫁入徐府时,风光无限。傅玄虽没握多少实权,却有侯爵在身,傅姮身为侯府嫡长的孙女,也常跟永安帝膝下的公主国戚往来,加之容貌出众,从踏进徐家第一步起,便处境优渥。后来她诞下儿子,而徐坚丧妻后并无所出,她与徐基感情融洽,更是格外受徐老夫人照拂。

在虎阳关溃败之前,傅姮的日子过得春风得意,直至傅家被问罪,徐家步步后退。

去岁傅良嗣被革职问罪,傅老夫人打了许久算盘也没能挽回一星半点,徐公望这里更是力求自保,虽敷衍着她,却未真的求情保全,就连素日满口爱重她的徐基,也未尽多少力,令傅姮心灰意冷。

家门衰败,夫妻离心,日渐磨去侯府千金骄矜明艳的光芒。自正月里诞下次子后,傅姮的容貌更比从前清减了许多。

而今跟着徐基走来,虽满身绫罗珠玉装点,眼眸却黯淡了许多。

入得书房外的侧厅,夫妻俩行礼罢,徐公望便开门见山。

“这两日去杜府,可探得消息?”

“叔父确实去过北凉,伽罗也确实是国相的外孙女。”傅姮垂首立在徐基身旁,“伽罗身旁的老夫人应当是高探微续弦的夫人谭氏,她出身西胡,在南下之前,曾是国相的妻子。至于旁的,不得而知。”

徐公望皱眉,“这些无关紧要。傅良绍失踪许久,为何会去西胡牵线?”

“这……叔父没说。”

“对傅老夫人也没说?”

“我问过祖母,叔父连她也瞒着,只说是死里逃生,不忍间家国遭受祸乱,才会自告奋勇。”见徐公望眉头皱得更深,又补充道:“这事我也问过在东宫当差的表弟,他也不知内情。”

“那个杜鸿嘉,知道也未必肯说。”徐公望冷哼了声。

傅良绍既然掺和进西胡议和的事,必定是跟谢珩搅在了一处。徐公望虽不知谢珩为何对那父女二人格外开恩,既探不到内情,只能推测揣度,思考对策。

自相府式微,昔日门客幕僚也走得没剩几人,除了两三个交情深厚、忠心不二的,旁人也没出过用得上的主意。徐公望遂将亲信那两人叫来,又叫了姚谦和徐兰珠,拿屏风将女眷隔开,商议对策。

直至戌时二刻才散。

徐兰珠长于相府,眼瞧着父兄处境日益艰难,忧心忡忡。见姚谦近来总不肯给父亲出主意,又是焦急府中处境,又是不满他的态度,回到住处,便又抱怨道:“父亲为了家里的事,心急如焚,头发都白了许多。你那里就没什么解决的法子?”

“父亲居于相位这么多年都束手无策,我自然更难成事。”

姚谦倒了两杯茶,递一杯给她,脸上殊无笑意。

为了这些事,自去年入秋起,夫妻俩没几日便要起些争执。

最初姚谦顾忌她身怀有孕,加之徐公望也不怎么看重他,甚少问他的意思,所以退让求全,只缄口不言。而今阴云笼罩,满府都是重压,徐公望没了臂膀,渐渐指望起他来,徐兰珠更是步步紧逼,日常相处,三句话不离府里处境出路,越逼越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帝阙春请大家收藏:(m.shaoniansw8.com)帝阙春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 2/3 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