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龙腾紫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二章 谋划朝鲜炮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哦!真要到那时,他们还真有可能帮助我们牵制日军啊!不过,总指挥,万一他们做大之后,不再服从我们的指导,自己做大,我们该如何面对?”李易尘有些担心的说道。

“哼哼!用我老爸的话来说,赔本赚吆喝的事情,我才不会做呢!只要我们牢牢控制他们的军事,其他的他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我们都不用管!况且我们也有我们的底线!李师兄立即给总参谋长致电,从现在起立即抽调一批头脑灵活、综合素质出众的人员,强化学习朝鲜语!到时候,我有大用!”穆函满含深意地说道。

“是!总指挥!”李易尘这时郑重的敬了一个军礼,心里对这个小师弟,最高长官的敬重愈发深刻。

此时日本租界里彻底的翻了天。满大街都是急红眼的日本兵,他们就象饿狼一样的四处乱串,仔细搜捕着每一个可疑之人。

昨天晚上,在数万大军外围把守之下,宪兵司令部竟然遭到了恐怖袭击,在虹口公园制造爆炸事件的朝鲜抗日分子尹奉吉,连同一个学生被救走,宪兵司令部有数十人无声无息的被杀,这个轰动性的消息很快传遍震惊了上海滩,对于日本人来说,这可是赤裸裸的打脸啊!

虽然4月29日的“淞沪战争祝捷大会”被朝鲜人破坏,但是5月5日签订的《淞沪停战协定》,还是让日本人取得了实打实的利益。最起码成功转移了所有人的视线,满洲国顺利成立了,而且还取得了上海的实际驻军权。

可是现在一个响亮的巴掌打的他们容颜扫地,偏偏还说不出什么!如果是别处,日本人还可以找借口给南京政府施压,勒索一些好处来挽回颜面,弥补损失。宪兵司令部可是在数万日军把守之下啊!这里发生了爆炸袭击,能说是外部抗日分子潜入制造的吗?那不是说明日本军队太过无能了吗?

宪兵司令部案发现场,一二八事变的策划者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手里正在拿着一枚弹头仔细的观察着,脸上的神色也愈发的阴沉:“这里全部都是九毫米的巴拉贝鲁姆手枪弹,而且从周围的弹孔密度来看,应该是冲锋枪发射出来的。现今用这种手枪弹的冲锋枪只能是德国MP28Ⅱ式冲锋枪。这些人的来头不小啊。”

在板垣征四郎身旁的是驻沪总领事村井,只见他端着胳膊,也是双目冒火。前两天他刚刚侥幸逃过致命一劫,身体的伤还没好。现在他的辖区又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这种枪在z国范围内有哪些势力装备了呢?”村井郁闷无比的问道。

“这种枪虽然性能优异,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冲锋枪之一,可由于造价高昂,就连德国也只是最精锐的部队才装备了。虽然z国国内各方势力都有使用这种枪械,但是唯一大规模使用这种枪械的势力只有一个,那就是西北抗日政府的龙卫军。”这几句话几乎是从板垣征四郎的牙缝里蹦出来的。

“什么?西北抗日政府?”村井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然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错!从遇难者的反应以及案发现场提取的证物和行事手法来看,可以肯定地说,就是龙卫军的精干力量所为。”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就是那么巧。原本板垣征四郎和村井为了推卸责任故意把此次事件安在了连日军军部都咬牙切齿的龙卫军身上。可是事实的真相就是如此,不知他们得知以后做何感想!

“给军部和特高课发报吧!把我们的侦查结果汇报上去!”板垣征四郎颇为无奈的说道。

但是,就连穆函也没有料到,中午的一份明码通电把所有人都雷的外焦里嫩。

5月15日12时许,金九以韩人爱国团首领的身份在上海公共租界电报局播发明码通电:概自日本以武力并吞高丽,乃进而攫夺满州,并无故侵犯上海,已成为远东及全世界和平之威胁者,故余决意向世界和平之仇敌,人道与正义之蟊贼报仇雪恨,首遣李奉昌赴东京,于一月八日谋击日皇,次派尹奉吉于四月二十九日往虹口公园暗杀日军领袖。吾人谋暗杀敌人之重要人物,并破坏敌人之行政机关,籍以恢复祖国之独立。昨晚吾再次派遣精干力量营救奉吉君,在日寇大意之下,侥幸获得成功!天佑我志士!天佑我大韩!今后余将率领所有志同道合之士,坚持不懈,非至我国恢复独立,决不终止也。”

盛华商社后堂。

穆函拿着手里的电文,皱着眉头,“这个金九,真不是等闲之辈啊!”

“总指挥,这个金九是不是为了抢功劳、树大旗啊!”李易尘分析道。

“也不尽然,金九的通电除了你说的意思以外,还有另一层意思是不让日本侵略者借机向z国方面寻衅发难。毕竟金九等人从z国抗日团体接受资金、炸弹等方面的援助,他们越来越受到z国官方和民间的同情与保护。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金九为了不给z国方面带来麻烦,当然要独揽其责了。同时还有向我们示好的意思,让我们搭他一个交情!”穆函冷静的分析道。

“什么!我们用搭他的交情?就算日本人查到是我们所为,他们敢和我们过招吗?”李易尘愤愤地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龙腾紫塞请大家收藏:(m.shaoniansw8.com)龙腾紫塞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 2/3 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